
国家档案局原局长: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新思维 |
2017年12月14日,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档案系再次邀请到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档案局原局长、中央档案馆原馆长杨冬权,来校为全系师生及北京档案界同仁做了一场题为《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新思维》的高规格讲座,引起与会者的高度反响。150余人聆听了讲座。讲座由档案系系主任谢永宪主持。
杨委员指出,党的十九大以后,档案工作进入了新时代,他根据党的十九大将要引领的社会发展新趋势,结合我国近几年全国档案工作实践,总结、概括、提炼出档案工作者应该具有的五种新思维。 第一是要有人民思维。档案工作者要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观念带入每项工作和每个行动中,注意收集保存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活动形成的各种档案,建立“人的档案最重要”的新的档案价值观。 第二是要有先行思维。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很多活动在开展之初都需要查阅档案,因此,档案工作实际是起头性、开端性、引领性的工作,档案工作者要及时转变档案是末位工作的错误观念,树立先行意识,先人一步抢占先机,主动服务,为其它工作起头、开路、领跑。 第三是要有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符合党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只有创新才能开辟档案事业,形成档案事业新格局。档案工作者要关注新的档案形成者、新的专业档案、新的信息载体、新的人群、新的档案工作合作者,积极利用新的档案传播方式、新的档案存储载体和新的保护技术,创立新的档案制度和档案工作机制,再造档案工作流程,探索档案工作的新理念,通过创新思维争取和提高自己的地位。 第四是要有网络思维,特别是要有移动网络思维。互联网不仅是一门科技、产业,还是一种政治、一种时尚、一种文化,档案工作者档案人要积极地在网络上站住脚并上扩大自己的疆域,在虚拟世界扩大自己的影响,为档案工作插上网络的翅膀、移动的翅膀。
第五是要有合作思维。档案工作者不仅要与其它档案部门合作,还要善于同其它宣传单位、专业部门、企业、行政中心、民间收藏者、热心人士及外国档案部门和人士等开展档案宣传、信息资源开发、技术研发等,通过多种合作,共享共赢,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
杨委员提出的以上五个新思维,是他对近几年全国档案工作实践所做的新总结,新概括,新提炼;是他从社会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将要引领的社会发展新趋势中领悟和体会到的档案工作的新趋势;更是对我国档案工作未来的预见、展望和应对。 此次讲座是杨冬权委员继2017年5月讲座之后在北京联合大学所做的第二场讲座,两个小时的讲座让全体聆听者受到强烈的震动和启发。大家一致认为,杨冬权委员创新性地提出了五个新思维,指出了档案人的新责任,提出了档案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思路,为档案工作和档案教育指明了新的工作方向,值得大家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学习领悟,并期盼杨委员给大家带来更多精彩讲座。
讲座开始前,杨冬权委员还和档案系教师进行了座谈,杨委员结合刚刚过去的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讲述了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入选世界记忆遗产背后的故事;谢永宪主任则向杨委员汇报了北京联合大学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已通过北京市学位委员会评审、公示的喜讯。
海淀区档案局(馆)书记、局(馆)长杨军昌,朝阳区档案局(馆)办公室主任王传会,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田红兵等多位来自档案学专业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领导和同仁,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馆长杨桂明,北京联合大学档案(校史)馆馆长姜素兰等16位北京高校档案馆馆长,应用文理学院党委副书记贾方,以及档案系全体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
QQ:1809363666 网址:http://719200.com



